澳门本是临海的小渔村,十六世纪中叶,第一批葡人商船在妈阁庙涉头登岸询问地名,居民误以为指庙宇,答称“妈阁”,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译成“MACAU”。
1849年,雅片战争后,葡萄牙人乘清政府战败之机,推行扩张政策,经过30多年的蚕食,占领了关闸以南的澳门半岛。
1851年,葡人占领氹仔岛。
1864年,葡人占领路环岛。
1955年7月5日,葡萄牙政府颁布《澳门省章程》,把澳门划为葡萄牙的海外省,并透露11月份将在澳门举行庆典以纪念澳门开埠400周年。
有一种离别叫侵占!
有一种伤痛叫耻辱!
400年的伤痛离别、侵占耻辱!
澳门,中国人民没有忘,更不会忘!
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给葡萄牙以极大的震慑,澳葡当局最终取消纪念活动。
1972年3月8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致联合国非殖民地化特委员会主席的信中指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的所谓‘殖民地’范畴。”
联合国非殖民地化特委会于1972年6月15日通过决议,向联大建议从上述的殖民地名单中删去香港和澳门。同年11月8日,第27届联大通过该决议。
1979年2月8日中葡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86年6月,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谈判正式开始,4轮谈判历时9个月。谈判中,葡萄牙提出2003年交还澳门。
对此,中方态度坚决。邓小平明确指出,“澳门必须在20世纪内回归,绝不能让澳门强占的历史延续到下一个世纪。
1986年11月,当时担任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的周南公开发表谈话说,“在本世纪末以前完成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大业,是亿万中国人民的意愿,也是中国政府的决心。”
1987年,周南与葡萄牙政府协商,将归还日期提前到12月20日。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正式签署《中葡联合申明》。
1999年12月20日零时,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澳门的夜空高高飘扬的那一刻,离散400多年的游子——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跨入了“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时代。
20年前,
经济连续4年负增长、失业率高涨、治安不靖……
澳门,内外交煎,民生凋敝
20年后,
澳门,不再是飘零的异乡,而是中国澳门
历经沧桑活力依旧,加冠成年风华正茂
20年前,澳门在国际上鲜为人知。20年后,伴随着祖国走向强盛,澳门特区作为“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之典范,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
20年前,澳葡政府对华人教育的投入基本为零。20年后,澳门特区政府坚持“教育兴澳”、“人才建澳”的理念,在教育方面加大资源支持力度,实现了从幼稚园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2017-2018学年,免费教育的校部覆盖率达94%。
20年前,澳门居民生活一直停留在低水平。20年后,澳门特区政府坚持“妥善医疗,预防优先”政策理念,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澳门的初级卫生保健体系被世界卫生组织评定为典范。至2018年,澳门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高达83.7岁,居世界前列,幸福感,澳门居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这是一种神话吗?
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告诉我们:“我不同意所谓的“神话”之说。我们都是人,人是干不出神话的。”
澳门特区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告诉我们
这不仅仅是神话
澳门跨越式发展的20年,也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20年。为改变澳门经济一业独大的局面,推动澳门由“博彩”走向“多彩”,澳门特区政府从回归初期的“固本培元”到近些年推动包括会展、文创、中医药等新兴产业在内的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港珠澳大桥、粤澳新通道、澳门机场填海工程等跨境及本地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为澳门内引外联架设了更加牢固可靠的软硬件平台,也为澳门特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新的时代 澳门与祖国齐腾飞
二十载砥砺前行 盛世莲花别样红
新的时代 青年与祖国共成长
这一世不负芳华 牢记使命勇担当
新时代的青年
这盛世由你接棒